101学年度教学优良教师-古名伸老师

  • 2019-04-21
  • RulingDigital
This is an image

跳舞,与自己和社会对话 「我用舞蹈跟自己沟通,阅读别人,与环境和社会对话」古名伸老师教学二十多年来,从不曾停止创作。透过舞蹈演出与观众互动,与社会连结,是最重要的艺术实践。

文/教学与学习支援中心 林芯羽


1987年,古名伸老师自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毕业,在文化大学任教三年后,又再度赴美深造两年。 1992年,在台北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罗曼菲邀请下,开展北艺大教书的渊源, 期间担任舞蹈系专任讲师、副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现任舞蹈学院院长。 古老师亦是台湾「接触即兴」舞蹈形式的重要推手。 1993年成立古名伸舞团(现古舞团),推广即兴舞蹈的理念。 21年来,古老师发表超过30出舞作,演出遍及海内外各地。 2009年获得第32届吴三连艺术奖,2012年古舞团20周年纪念演出, 同年,古老师获选台北艺术大学优良教师。


13岁遇恩师培植 以跳舞为志

不同于一般年轻人升大学才开始选填志愿,古名伸老师4岁学舞,13岁就立志当舞者。她一路考上华冈艺校、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修习舞蹈硕士。漫长的舞蹈学习之路,古老师如何坚持所学?


2009年古名伸老师获得吴三连艺术奖,颁奖典礼上,她特别感谢生命中最重要的恩师-林丽珍老师 (现任无垢舞蹈剧场艺术总监)。当年林丽珍老师是古名伸的国中老师,她发现这位天赋异秉的女孩,便利用课后对一群富有潜力的年轻舞者特别指导,十年不曾间断,为古老师打下深厚的舞蹈基础。


然而,影响古老师最深的,是林丽珍老师对舞蹈的「狂热」。林老师投入舞蹈的疯狂程度,就连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都曾笑称「林丽珍是一号疯子,我是二号」。排舞时,林丽珍老师总是以「善诱」替代喝斥「很好! 好极了! 再来一次!」不知不觉,学生重练好多次。林老师也经常加入「即兴」舞蹈元素,让学生自由发挥,因此种下古老师热衷于即兴舞蹈的种子。

找回跳舞动力的自救故事

古老师的学习瓶颈发生在大二。跳了十多年的舞,古老师觉得一切都太过于习惯,渐渐失去热情。她参加青访团出国演出时,惊见欧美国家的舞蹈资源丰富,相较之下,台湾的跳舞环境困窘无援。70年代的舞蹈团队寥寥无几,只有云门舞集、游好彦舞团、新古典舞团。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后当舞蹈老师,甚至不再跳舞。古老师看不到舞蹈的未来,想转行当空姐,或改学服装设计。于是,她开始翘课。


三月阳明山春暖花开,一日古老师心情大好,心血来潮梳起发髻,穿上最好的舞衣去上课。芭蕾课堂上,古老师撑起久没练的身体,从基本动作就开始发抖。随着每一个动作,她开始跟自己说话「呼吸...呼吸...放松…屁股别翘..抽筋了...脚撑直」。一堂课下来,古老师双腿颤抖,大汗淋漓,却有说不出的畅快 「原来,我还是喜欢跳舞!我爱用舞蹈跟自己沟通,感受自己。跳舞不为别的,这样就够了!」古老师豁然开朗,再也不错过每一堂舞蹈课。


大三时,古老师跟家人表达出国留学的想法。当时父亲翘起大拇指说「有志气!可是我没钱」于是,古老师自己筹钱,申请学校和奖学金,办理出国手续,只身前往美国。她回忆美国求学期间,是人生最快乐,最能「输得起」的时光。「当时没负担、没家累、没形象,可以义无反顾,完全只为自己做事」古老师尽情吸收海外多元的文化,大胆尝试各类创作。


与「接触即兴」一触即发

一次,古老师误打误撞参加舞蹈节「jam」尬舞大会。她只记得在昏黄的灯光下,舞者各自跳舞,一位男舞者找她互动,两人跳了一整晚的舞。她完全投入,汗水直流,不知人来人往,直到能量耗尽,才抬头看舞伴一眼。舞伴对她说「Are you a contact improviser (接触即兴舞者)?」古老师又惊又喜,跳了那么多年,居然还有她不知道的舞蹈,原来她与「接触即兴」这么契合。古老师一头栽进接触即兴的世界。


「接触即兴」透过舞者间的互动,感受自己,也阅读别人。古老师说,身体不会说谎,你可以真实感受到对方的意图,进退之间该和谐共处或激起火花。「接触即兴」是一辈子探索的舞蹈。随着人的身体和心境的改变,产生新的乐趣。


不同于传统舞蹈剧场,「接触即兴」更贴近自己和所处环境的关系。古老师走出剧场,走入观众,在不同场所跳舞。作品《活‧动‧画》在美术馆大厅、《猎景》在户外草地、《天使‧人间》在文化中心回廊演出。古老师更跨界与科技结合,连续三年与英国奇契斯特大学合作,进行舞蹈与科技交换教学计画;她更将舞蹈与动画结合,编创音乐动画舞蹈剧场《非爱情故事》、《@梦》 及 《我和我的影子》、《Chancefromation》等新型态演出。


2011年起,古舞团举办两年一次的「IDT国际爱跳舞即兴节」,邀请海内外接触即兴好手轮番演出,并举办大师班、工作坊等活动;舞团也定期举办「周日接触即兴JAM」,透过练习,鼓励爱跳舞的朋友「挖掘」即兴的能量。

跳舞技巧「精良」是不够的

教学20年来,古老师观察学生的转变,以往被称为抗压性低的「草莓族」,经过这几年的「演化」,学生们更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自发性学习意愿提高。另外,多元的学习教材,自由的舞蹈派别,学生不再拘谨于特定舞蹈形式,进而寻求自己的定位,彼此良性竞争。


古老师也发现,舞蹈系老师的自我实践力高,多持续在第一线创作、发表论文与教学研究。系上国际交流蓬勃,经常邀请海外客座老师来台指导,学生也有机会出国发表论文或比赛。多年来,师生保有严谨、认真且团结的态度,让系所活动总是可以顺利推动,她笑说「这好像已经是舞蹈系的传统」。


舞蹈系学生大多从小学舞,长期在专业学校训练,舞蹈技巧自然精良。但一个好的舞蹈创作者,光靠「精良」是不够的。在国外,跳舞的人很多不是从小开始,他们的动作或许不标准,线条不漂亮,但个体思考性高,呈现力饱满,往往细微的表现是影响舞蹈质感的关键。如何带领学生突破「跳得标准」,提升至专业「细节表达」,古老师认为应从教学方法与演出实践上着手。

舞蹈教学三方向发展

跨领域」是未来重要的趋势。「北艺大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却往往各自侷限在宅院内学习,十分可惜。应创造更多机会,鼓励学生跨出本系,加强各领域的合作,造就实际的创作。


「鼓励创作」应提早开始。舞蹈教育一直以来着重于技巧的训练,但对于创作者的培育起步太晚,舞者往往跳到最后流于习惯,甚至失去感觉。创作的门应更早开启,由学校提供资源和环境,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发现潜能。


「学科&术科的对话」让彼此更理解。在教学上「理论」和「实践」各执一词,其实都是在同一个范畴里。古老师认为,应透过课程或计画,让双方制造对话,理解彼此「让实践的人理解学术的人的思维,也让学术的人尝试实践的人的感受」。


回到学习的源头 激发学习与创作力

这两年古老师担任舞蹈学院院长,兼任教学与行政事务。她说有时因课程、排舞及活动繁忙,一周七天都在学校。系所老师费心设计课程,承办各类计画,与业界牵线,帮助学生创团演出...「我们总是在想哪里做得不够好?如何能更好...但做得更好会产生更好的学生吗?」古老师反思。


七年一贯的教学体制下,舞蹈系学生们十六、七岁就进入校园,一路受到老师们的带领。如同父母养育子女的矛盾心情,为学生做多做少如何拿捏,是反复思考的课题。回到教育的源头,如何激发学生们学习与创作的动力,带学生「引进门」,再放手个人的「修行」永远是老师及学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