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学年度教学杰出教师-黄建业老师

  • 2019-04-21
  • RulingDigital
This is an image

黄建业,身为影癡必然熟悉的名字,还有另一半铭写在剧场人心中。曾经担任国家电影资料馆馆长,文字散见于报章杂志与学术期刊,更有《潮流与光影》、《人文电影的追寻》、《转动中的电影世界》、《杨德昌电影研究—台湾新电影的知性思辨家》等多部着作出版。而今,除了在诚品讲堂、电影馆讲座或北艺大艺推中心推广所爱,他也持续以「左手导戏、右手评影」的姿态,召唤着形形色色动人的故事。

文/ 教学与学习支援中心 杨佳蓉

影剧双栖的路上

1980 年,台湾小剧场刚刚起步,彼时就读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戏剧组的建业老师,也与耕莘实验剧场(兰陵剧坊前身)金士杰等人结识,并从此投入剧场活动,成为这段历史的推波助澜者之一。「剧场之中真正有趣的部份是人!」在校期间,他以个人执导的舞台剧《凡人》与《早餐》参与首两届实验剧展,谈到剧场魅力,则毫不讳 言身在剧场里的人正是吸引他的所在,除了排演场里人与人因戏开展的关系,还包含与剧作家之间通过文本进行交流的过程。诚如过去专访时所言「伟大的剧作家不 怕侮辱,因为输的永远是你」。[1]


「电 影是一个黑暗世界,在里头每个人都是孤独者」跨足戏剧与电影,却坦言自己偏好电影多一些,年轻时一个月可以看上百部电影,与电影之间浓厚的情感更自中学时 期便已萌芽。「1960年代正逢法国新浪潮兴起,当时和几个同学经常相约进电影院,去看那些对彼时来说相当古怪的艺术电影,并且对于非写实的叙事方式感到 着迷。」中学毕业后来台求学,他开始在联合报「电影广场」撰写电影评论,独到的观点与充满文人气息的笔触逐渐累积了人气,担任电影刊物《影响杂志》主编之 后,尤其在引介西方电影、推广电影艺术上不遗馀力,可以说是影响了新一代台湾电影的走向。「属于电影的孤独时刻能帮助我思考,这对创作或研究者而言都很重 要」而建业老师不单享受戏中的孤独,也以此为养份笔耕不辍,电影之于他无论能否长成甜美的梦,早已在评论文字里化为「一封封爱恨交缠的情书」。[2]


投身教职,推广所爱

怀 抱着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回馈所学的心,毕业后随即进入母校文化大学服务,尔后辗转任教于台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世新大学及台北艺术大学等多所大专院校,期间同时身兼国家电影资料馆馆长,担任纪录片发展协会理事、台湾纪录片双年展副主席等要职。源自多年执鞭经验,他说大学部的基本功训练相当重要,而研 究所同学则应更鲜明地打开自我、发展独创性,不侷限于老师的授课内容。在教授导演、剧本等实务课时,建业老师习惯安排一出戏,要求修课同学们自行寻找演 员、自行导戏,他则从旁观看排戏、适时注入重要的导演观念;而针对电影史、电影欣赏等理论性课程,主要着重于文本分析与诠释,引导同学掌握经典剧本的重要 元素才是首要目标。「无论哪一种创作,都凭借着一股改变世界的热情」强调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很重要,「把世界改变成理想模样的信念」将带领每位创作者持续成长。


话 锋一转,他肯定校方的用心,创校之初即做好长远规划。「不仅在排演教室、电影院等基础设备建置上达到一定的规模,拥有专属的布景工厂与服装工厂更是国内大 学中相当罕见的资源」在教学策略上,「做中学,学中做」的制作执行走向,除了回应生产系统的专业性,也在高度密集的展呈训练过程中,显现出技术质感与艺术 表现的前端性。「然而,一个艺术大学没有文学系是可惜的!」老师接着提出反思,主张艺术专业应以文史哲为基础,庞大的人文资源会在各个系所端产生不同的效 应,这是通识教育所无法填补的部份。以台湾大学为例,由于戏剧系和人文系统间的联系相当紧密,使其发展出特殊的人文关照特质,这也是北艺大相当欠缺的。

寻找每个时代的代言

回 首任教北艺的时光,直言早期学生非常有凝聚力,任教老师也相当年轻,十来个师生就这样聚集在芦州四合院的小空间里,关系十分密切。「那个时期,也是最能体 现出艺术教育在专业性背后,属于精神行谊层面的传承」反观现今的学子,多半拥有直截而明快的思维特质,虽然作品的精细度不够,有时甚至略嫌粗糙,却因为一 种当下的直接性引人注目。「新的、当代的东西不一定比较好,但一定有些东西是你所没有的」建业老师提出时代感的重要,主张每个时代都有它特殊的感性,必须 和新的时代声音扣合在一起,譬如希腊悲剧虽然作为一种典范,但今天再如法炮制已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每个年代都需要缴交成绩单,就必须诠释出当下的时代感。

需要侯孝贤的历史关怀,也需要蔡明亮的孤独

「艺 术问题必须从自己出发,诚恳的自我很重要」曾教导过第一届学子,有些甚至已经返回北艺大任教,谈到过去的学生,老师说他们之中有人会导戏、有人会演戏、有 的则擅长研究,艺术家的天份或许很单面,但那个单面是出色的,重点是培养偏才,利用缺憾或阴暗的特质也可转换为创作元素。犹如电影世界里拥有李安,也收获 侯孝贤和蔡明亮,每个人都能发展个人性的内涵,方能成就不同的精彩。


[1]参见2013年北艺大戏剧学院夏季公演,《北方来的雾霭—营造大师》,黄建业导演专访。网址:http://tnua-theatre.blogspot.tw/2013/04/blog-post_15.html

[2]参见黄建业,〈一个梦,不再甜美如初(代序)〉,《人文电影的追寻》(台北:远流出版,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