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学年度教学优良教师-苏正途老师

  • 2019-04-21
  • RulingDigital
This is an image

CTL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校园内的艺大咖啡座,与音乐系苏正途老师相约于微风徐徐的午后时光。对于音乐,我们很容易想到那句始于媒体的流行语: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一次的优良教师专访,我们就要来聊聊学音乐的孩子。

文/教学与学习支援中心 游巧雯

音乐领域的教学情境

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国、内外的音乐教学情境,因国情与文化差异而出现有趣的对照。以音阶唱名Do、Re、Mi、Fa、Sol、La、Si、Do为例,国内的音乐教学较强调以听写方式训练耳朵的音感,国外则是着重于理解音符在不同调性里的功能与使用;再者,就学习压力来看,国内的音乐系学生通常一学期只筹备一场演出就显得不堪负荷,但国外的音乐系学生往往每个月至少有一场演出;而在求教态度方面,国内常见到的情况是老师苦苦等候学生,这在国外是不大可能发生的,每一次师生约谈都是一次珍贵机会,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练习与准备,老师是不等人的。透过不同国情与文化对照,也许我们可以反思的是,在音乐教学情境中,我们重视什么,又忽略了什么?

一对一的个别指导,是音乐教学情境中的独特风景。CTL访谈小组曾征得苏正途老师同意,于其小提琴个别指导课观摩,我们观察到苏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仅只是演奏技巧 的细部琢磨,还相当重视学生自身对乐器的体会与思考。苏老师在个别指导过程中,持续耳提面命地「妳自己想。」,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即在激发学生反身思考,而 不要只是一昧地模仿。每个学音乐的孩子,应该追求的是发展出个人的音乐特色与姿态,必须在打开耳朵聆听自己的过程中,学会找到自己专属的声音。另外,苏老 师还强调音乐的「穿透力」,演奏的时候须考量阅听者在观众席听到的感受。

个别指导的意义,除了精进专业素养,还有很重要的品格教育,苏老师有感于现在学生的基本礼节与学习态度不若以往,身为人师的角色,身教与言教在个别指导过程里都是很直接的启发。 学音乐的孩子,有些学生天 生具有音乐的敏锐度,但有些学生则是从小听从父母的安排送去音乐班一路学习上来。在升学阶段,学音乐有他校联招与本校独招的选择,从过往经验来看,各种不 同背景、缘由来到北艺大的学生,其中拥有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意识发掘自身潜在能量,愿意挑战自我极限的学生,往往比较有所发展。

除了严谨紮实的基础训练,北艺大各系之间也有许多跨领域的合作,例如歌剧课的排练与演出,当学生有机会参与合作时,不论是分配到什么样的角色,多能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有所学习与收获。跨领域的合作,能给予学生更多探索自我、激发潜能的机会。

音乐系毕业制作的意义

考进来的新生,尽管在音乐资质上有个别差异,或与预期有些微落差,老师认为,经过北艺大音乐系的完整训练,毕业后的学生表现水准均为上乘。尽管音乐系着重术科训练,但诸如音乐史、乐理、和声学等必要的学科基础,仍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前提。 北艺大音乐系的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最后的毕业制作之前,需先通过鑑定考这一关。毕业制作是一场以音乐会形式呈现的毕业考试,通常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在四年内顺利毕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多予以肯定,惟对于音乐的造诣仍不免有个别差异,50分钟左右的毕业制作曲目,多由学生与主修老师共同讨论而决定。

毕业制作可说是学生进入北艺大这四年来,音乐专业养成与学习成效最重要的总体呈现。

音乐教育环境的现况与未来展望

在不断求新求变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影响下,音乐教育环境的现况与未来,亦不可避免地面临到「传统」与「创新」价值天秤两端的挑战,如何在这两端之间取得平衡,走出北艺大特有的路径?苏老师语重心长地表示,面对学生毕业后的未来发展,是否必须因应台湾音乐市场的现实,而倾向应用或产学合作的方向,如同他校开设「流行音乐产业」课程一般,以服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指标?北艺大音乐系的创系宗旨是期望在不断强调改变的现代化下,还能保有传统的价值文化,如何维持本校的创系精神与特色,这也正是目前音乐系所面临的难题与考验。

国际化竞争力是北艺大音乐系的优势之一,透过邀请国外知名音乐家担任大师班专题、客座教授的机会,由大师带领乐团,并借重他们在国外的经验与资源,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另外,北艺大与多国签订姐妹校,并鼓励学生至他国交换学生,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多多参与国外演出的机会,增加国际竞争优势。

后记

音乐系目前面临的难题,也是我国艺术高等教育如何拓展出路的危机与转机。在「全球化」趋势风行草偃的席捲下,「全球在地化」已然成形并汇聚成为另一股不容忽视的反省力量。传统与创新如何平衡,是国际村所有成员不得不迎接的挑战与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