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开始—关渡讲座溪州部落校外参访

  • 2019-05-04
  • RulingDigital
关渡讲座「活出历史-台湾原住民观点」在讲者蔡政良老师与协同教授吴怀晨老师的带领下,于十一月八日午时走出校园,来到位于新店溪畔的溪州部落。This is an image
[文 / 张纹佩]
踏出关渡,走进部落
关渡讲座「活出历史-台湾原住民观点」在讲者蔡政良老师与协同教授吴怀晨老师的带领下,于十一月八日午时走出校园,来到位于新店溪畔的溪州部落。
隔着新店溪,部落的正前方为小碧潭捷运站;捷运站旁耸立着一座座兴建中的高楼,施工中大型机具所发出的声响和景象,与即将被迫搬迁的溪州部落形成既强烈又讽刺的对比。这个来回走一趟花费不需半小时的迷你部落,地方虽然不大,故事却很精彩;透过张祖淼先生的分享,再连结蔡政良老师十一月一日的讲座内容,阿美族群的轮廓因此勾勒得更加具体清晰。
 
This is an image部落就是你看到的这样
走进部落,大家究竟期待看到甚么?如果是原住民图腾、粗犷的木造建筑还是手工木造器具,那么在溪州部落,这样的期待恐怕会落空。这里多数是由水泥模板夹杂铁皮与木板所盖成的房舍,与部落以外的建筑物没有太大不同;其中,甚至有不少房舍因经济等因素迟迟无法完工。张祖淼先生说:「部落就是这样,没甚么好看的。」尽管他这样强调着,同学们却仍时时张望、企图捕捉那些可能遗漏,属于「印象中」原住民部落的图像与元素。
 
这个阿美族人生活超过三十载的溪洲部落,在台北县政府「大碧潭再造」计画中,即将被迫完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脚踏车步道以及河滨公园;除此之外,搬迁后的居住地,更被要求建筑物要尽量符合原住民的建筑风格;「他们对原住民的房子的想像是甚么,我自己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张祖淼先生自我解嘲地说。
 
This is an image「我是阿美族啊,原住民关我甚么事?」
长久以来,受资本主义与都市化影响,原住民族被迫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为谋得生存,他们只好离开家乡,迁移至都市,「都市原住民」便是学者们用来与那些留在原来部落中,所谓「原乡原住民」做为区别的称呼。张祖淼先生对这样的区分感到相当不以为然;他表示,所有一切对于原住民的称谓都是统治者或是学者所给予,并不等同于尊重原住民,而这些称谓对他来说不代表甚么,只有「阿美族」才是有意义的。
 
参访的尾声,行动的开始
与其说参访溪洲部落,不如说是对原住民生存现况的重新了解与认识;尽管张祖淼先生所描述的溪洲部落不代表所有原住民部落,但透过他的真诚分享,也提供同学另一个属于原住民自身的观点思考,特别是以一种幽默与坦然的方式表达,更可以呼应蔡政良老师所描述,属于阿美族人的生命观与价值观。
 
参访的尾声,蔡政良老师提醒同学们对于原住民议题的关注,可将所学与专业融入,然后化为实际支援的行动;对此,吴怀晨老师亦深表赞同,此次同行的学生无不收获良多。
This is an image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