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優良教師-錢南章老師

  • 2019-04-21
  • RulingDigital
This is an image

一輩子全心全意的作曲「對外,我是全職音樂老師,課餘作曲。但內心裡我知道,我是個全職作曲工作者,一輩子全心全意的作曲。」懷抱著對作曲的熱情與自信,堅持走自己的音樂道路。

文/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 陳幸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100學年度優良教師

現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

學歷:中國文化學院及德國慕尼黑音樂院(作曲師事劉德義教授及Prof. W. Killmayer)

人物速寫

錢南章,他的音樂被描述為「最貼近這塊土地的聲音」,合併中西的創作手法、互融於傳統及前衛的概念,使他四度榮獲金曲獎非流行音樂類最佳作曲人、第九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外界熟知的是他性情上的平實、幽默;看到的是他經年累月持續創作的毅力;聽到的是他擅長融合各類素材、原創獨具、質量均豐的作品,然而,他說:「對外,我是全職音樂老師,課餘作曲。但內心裡我知道,我是個全職作曲工作者,一輩子全心全意的作曲。」懷抱著對作曲的熱情與自信,堅持走自己的音樂道路。

留德期間,他的作曲老師Wilhelm Killmayer曾對他說:「你要做自己的作曲家!」錢南章老師謙恭的說,初聞之際仍覺懵懂,直至1996年創作了四首大型曲子:『馬蘭姑娘—原住民獨唱、合唱與管絃樂』、『台北素描—大型室內樂』、『常動曲—大型管絃樂』、『一五八—打擊樂合奏』,才有找到了自己、覓尋到音樂、確立未來的創作方向。不以滿足自身的創作欲望為追求標竿,反是琢磨思索怎樣的創作才能契印台灣的音樂環境與聽眾口味,在「音樂就是要作給大家聽」的理念下,逐步調整風格、廣納創作素材,最後終成一家之言,而今已是少數在學術界及市場上皆享有崇高地位的作曲家。

回想過往,錢南章老師笑笑的說:「一路走來覺得自己傻傻的,從來沒有想過作曲賺錢,即使是現在,作曲仍然賺不了錢。有時候,作曲費光是買票送人都不夠,可我還是不顧一切。」正因那份傻勁的執著、不懈怠,今日我們才得以諦聽到質樸、詩意、富含樂趣的簡練曲調,清朗嘹亮的傳唱著。

作曲公務員

音樂系曾流行過一個笑話:「鋼琴彈不好可以改修作曲、聲樂唱不好可以改修作曲、小提琴拉不好可以改修作曲」,幾乎任何主修學不好的都被勸轉作曲,作曲組彷彿是音樂系的資源回收桶,當年,非音樂世家出身、主修鋼琴的錢南章老師也曾遭逢此一困境,直至大二遇見了又懂聲樂又能作曲的劉德義老師,啟蒙了錢南章老師對作曲的想像。此後追隨劉老師的步伐前往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求學,錢南章老師終於踏上二十世紀音樂界的核心國度,補足了早年在學習環境上的缺憾,更開啟了他在音樂創作上的使命。


曾被師母戲稱是「作曲公務員」的錢南章老師生活極度規律,晚上九點入睡、清晨四點醒來,每天用一萬步的運動喚醒身體的每一分感知,固定搭第一班校車到研究室開始作曲,一個小房間、一架鋼琴、一臺電話,日復一日的反覆當中自有樸實的節奏性,「我的創作生活就是這樣,規律、認真,好不好是別人的評斷,我們自己覺得盡心盡力。」一步一腳印的自律自愛,對作曲的嚴謹態度以及從不延遲交稿的守諾守信,罕見而難得,「限時完成的壓力是很大的,從事這一行,就要知道不能讓開天窗的事情發生。」錢南章老師以近期正馬不停蹄編寫的『十二生肖』曲目為例,「十二生肖這個曲子七月二十八日就要演了,我從過年前開始寫,大家覺得十二個短曲子,一天寫一個,兩個禮拜就寫完了,我說沒有這個事,從開始構想到寫成鋼琴稿、管弦樂稿,兩個禮拜光密密麻麻的豆芽菜就寫不出來,更別提創作了。就像舞台上的跳舞表演很好看,可是觀眾看不到舞者檯面下的辛苦、辛酸。藝術創作者不能一天到晚喊辛苦,講了可能會被罵,曲子寫得不好也會被罵,壓力一直很大,但壓力也是督促我努力創作的動力。」內斂性情中響盪著爆發力,亦是錢南章老師一輩子堅持的創作精神之流露。

靈感來自努力不懈

看待仰賴外物外力、甚至以靈異之說穿鑿附會、追求靈感的後進,不菸不酒的錢南章老師認為藝術工作者長期塑造「創作、靈感不離菸酒」的形象是不好的示範、對「靈感」一說也覺得過於玄異,他說:「我不相信靈感。」靈感其實來自於努力不懈,「把一個曲子作了一百次,丟掉九十九次,剩下的那一次就是靈感。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最好的那一面就會出來。」錢南章老師的『一直做』也體現在勤奮學習上,求學於德國、承襲西方的前衛音樂,自重返國門後便苦苦思索著該如何內化西方的技巧、調整作曲的手法與心態,落地重修、重新開始是錢南章老師的最後結論。


一九八o年,錢南章老師跟隨現今已逝的一代鼓王-侯佑宗老師學習京劇鑼鼓,「光是『倉當一才一當倉』裡面那個『才』,我就打了三年半,打到我現在的耳朵有點重聽,你對我小聲講話我聽不見,但是學到非常多。」廣泛涉獵國劇、鐵板快書、相聲、原住民音樂、雜耍表演…,不受限於樂器、多方導引出音樂的趣味性,「十年前,朱宗慶老師的打擊樂團委託我寫一支曲子,叫『MAMA奏鳴曲』,MAMA跟奏鳴曲都是幌子,實際上我安排了五個演出者在台上分別吟唸『媽、麻、馬、罵、嗎』五個中文聲韻,互相教唸法,一個要教、一個要學、一個很急很氣,在台上吵架,最後竟然打了起來,一個打擊樂器都沒有,可是很好玩。」從現代音樂的角度來看,聲音就是音樂,稀鬆平常的五個字加上肢體、口說、拍手、戲劇與錢南章老師的詼諧創意,在在顛覆了一般人對打擊樂團的想像。

淺碟文化是藝術工作者的惡夢

然而,跨域的音樂創作在國內外早已行之有年,國劇、地方戲曲、歌劇…都是音樂、戲劇、美術、舞蹈的結合,「大家相互合作,就藝術的各個層面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對欣賞者也是皆大歡喜。」除了純音樂的創作,錢南章老師更接獲許多希望能融合詩詞與音樂的委託:曾被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委託,為一代詩魔洛夫先生一六o行的禪詩「背向大海」配上合唱交響樂曲。也曾應當年的兩廳院總監、現今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老師的邀約,以「作曲家之夜」完美呈現席慕蓉老師的二十首詩品,囊括抒情、戲劇效果、現代音樂音效以及音樂上的借句,風格多樣不僅迷醉了現場聽眾,連錢南章老師也大呼過癮,「想表達的層面很多,可是因為音樂會的關係只能呈現一部分,如果將來還有機會,我確實想再來一場。」


而每個作曲家都夢想一輩子能夠寫出一部歌劇,但最難的音樂跨域創作也是歌劇,因為好劇本難求、籌備時間長,作曲家、劇作家、資金同時到位不易。「在國外,作曲家和歌劇劇本作家會花兩、三年的時間寫一齣歌劇劇本,作曲家跟劇作家講他要什麼,劇作家跟作曲家討論以劇本的角度來說會牽涉到什麼問題,一個音符都還沒開始,先討論了三年,歌劇劇本才完成,這種合作方式才有可能產出一部好的歌劇。」但臺灣的創作者沒有慢工出細活的空間,時刻都得和時間競跑,「常常來找我們的人說風就要雨,說一年半後要演的,對我們來講都已經很長了。」例如九九年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歌劇《畫魂》,錢南章老師道:「從來找我的第一天,已經訂好了一年半以後要上演,給劇本半年,給我寫音樂的時間半年,另外半年製作與排練。沒有命的、從早到晚這樣寫,上台的歌手要背譜、導演要消化,燈光、服裝都要配合,製作非常複雜。」即使大環境艱困,錢南章老師仍一次次的挑戰自我極限,日以繼夜的筆耕,終於完成了六百多頁的管絃樂譜、一百多頁的鋼琴譜,繳出了最漂亮的成績單。「國外認為花三、五年產出非常好的歌劇,是整個國家、全球文化界的盛事,可是臺灣常常是主事者期待創作者可以在他還在位的時候就完成作品。」反思形塑臺灣與國外的藝術發展,主要差別在於視野和心態,貪功近利致使臺灣的「藝術」常常流於著重表相成果而缺乏專業素養的「淺碟文化」,也是錢南章老師最感嘆的地方。

跨領域合作最怕溝通不良

面對日愈突顯的跨域合作趨勢,錢南章老師以自身經驗提點後進:「跨領域合作最怕溝通不良。」回憶起九六年的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在導演未溝通討論的狀況下,錢南章老師事後才發現多首曲目已被刪改得無法辨認出是自己的創作,面對辛苦結晶被如此對待,雖痛心疾首但仍選擇沉默承擔、不讓新台幣兩千萬的投資付諸流水。「我也不是絕對不願意做更改,但跨領域的合作要大家熟悉、大家溝通。」相較之下,兩年前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歌劇《畫魂》,「一開始大家講好了互相尊重,小摩擦還是有,可是溝通一下,事情就過去了。」此番不把音樂定義成展演的附屬品的態度,讓錢南章老師相當開心。又如,與擅長撰寫國劇、崑劇劇本的王安祈老師合作之初,錢南章老師便曾提出六重唱的構想,六個人各自表述自己的心思,企圖展現內在的矛盾與衝突,「國劇永遠都是你唱完我再接著唱,但是西方的歌劇可以六個人一起唱,王安祈老師一開始問我:『六個人一起唱,你要聽誰的?』他不太能接受,但劇演完的時候,你可以感覺到他很高興。」互尊互重的合作模式,終究激盪出絢爛的火樹銀花。

你準備好了嗎?

把作曲看成造夢,試圖把聲音、效果、敘說…融入夢境裡頭,錢南章老師熱情的分享多年秘技,也不忘替有志朝藝術專業工作前行的學子打一劑預防針:「現在的大一新生進來,我就跟他講,這是一個高投資、低報酬的行業。」整體大環境的不景氣,連帶的影響藝術產業的發展空間。「當初運氣比較好,是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雖然也不是很容易,可是起碼有穩定的工作。藝術表演就是需要有人來欣賞,欣賞的人口多,我們就比較容易在社會上生存下去,現在一切都很困難,年輕人很早就在想他們將來怎麼辦。」當年的外在環境支持藝術創作者向前走,現在的生活雖比當年好,但年輕人的職涯發展相對也比當年困擾,「有些人覺得這一行不對就想要放棄,或還在學的時候就想要做別的事情。創作要累積非常多年慢慢成長才有可能,不可能因為在學校學了三、四年就變成一個好的創作者。我對年輕人的想法就是努力、不放棄。堅持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要堅持才有可能成功,如果覺得沒有前途就放掉,那就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作曲家。」清楚定位自己的目標,不讓對未來的恐懼以及物質欲望模糊了當下該守該盡的本份責任,有捨下一切的決心才有突破一切的可能性。


「我也問我的學生:『你準備好了嗎?』機會來了、你準備好了、寫一個好曲子,你就起來,你做壞了就是你沒有準備好。」機會稍縱即逝,成功的機會足夠給所有準備好了的人。

採訪後記

回顧多年的創作歷程,錢南章老師感謝一路走來給予信任、委託創作的人,「對他們來說,我寫得到底好不好,他們也不知道,但是他們要面對觀眾、有票房的壓力;對我們來說,你寫成功了大家很高興、寫壞了就是摔得重,但是你做得越好、機會就越多。」平鋪直敘的嗓音隱含著平實的堅毅,穩紮穩打、難行能行就是錢南章老師對作曲專業的熱情。

延伸閱讀

錢南章、賴美貞(二oo七)。「南風樂章」:錢南章的作曲人生。城邦集團/麥田出版社。

顏綠芬(二oo六)。「臺灣當代作曲家」。玉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