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王俊傑老師

  • 2019-04-21
  • RulingDigital
This is an image

在季節交替曖昧不清的日子中,不知不覺,CTL電子報也將陪大家走過2015年。在本期電子報中,我們為您帶來北藝大102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系列專訪的最後一章─新媒體藝術學系的王俊傑老師。

文/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 周君霖

王俊傑老師除了是新媒體藝術學系的副教授以外,同時也是本校藝術與科技中心的主任。王老師回憶,北藝早在1992年就成立了藝術與科技中心(當時命名為科技藝術研究中心),然後在2000年 左右,本校設置了科技藝術研究所,也就是新媒體藝術學系的前身。科技藝術中心的成立,代表著本校是全台灣第一所去思考、發展跨領域知識整合的大學,「而現 在比較年輕的在做科技或新媒體創作的藝術家,其實大部分都是我們學校訓練出來的,所以它基本上還是有一個蠻好的成效。」

時代產物的新媒體藝術

成立研究所希望從教育的角度去訓練學生成為這個領域的藝術家。科藝所的師長進一步思考,應該要有一個更連貫性的訓練系統。所以本校在2010年的時候正式成立大學部,因為是系所合一,所以就從科技藝術研究所更名叫新媒體藝術學系。

現代所謂新媒體,來自New Media的 翻譯。王老師說,它是一個大範圍的統稱,不是一個很侷限的概念,例如講科技藝術、數位藝術;新媒體其實是特定指某一個年代以後或是某一個時期,運用某一種 特定的工具去創作出來的藝術。現在所謂跨領域的方向,藝術表現上有很多的媒介,已經很難去界定怎麼樣才叫數位,怎麼樣才叫科技,甚至於把很不科技的東西也 運用進來變成一個新的表現的手法都有可能。「所以我們基本上用的是西方通用的一個說法,就是新媒體。這裡的media不是指傳播的media,它比較是指一個介面,就是說你把什麼media拿來做為藝術或創作表現的介面。」

王老師說明,新媒體藝術事實上與整個時代的發展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也就是當科技進步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藝術家的整個創作的方法也跟著改變了。「譬如說我們 現在每個人都有手機,家裡都有電腦或筆電等等,當你的生活已經被科技跟數位充滿的時候,自然而然的,藝術家也會選擇很接近生活裡面的科技媒介去作創作。」 所以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其實是跟整個文明,文化,整個社會環境的改變有關,尤其是當代藝術基本上強調的就是一個藝術家怎麼去跟你的環境,跟你所處的這個世界 去對話,然後把你的想法反應出來。

跨領域中的傳統訓練

新媒體藝術跟以前講的跨媒體是不一樣的,藝術領域中會區分出,音樂是一種類型,雕塑、繪畫是一種類型,然後整合不同的藝術類型。然而現代的藝術家有可能關注 的是歷史的問題,可能關注的是哲學的、地理的、生物的,甚至是宇宙的問題都有可能。所以現代所謂學科的打破,不再只是藝術範疇裡面不同類型的一種融合,而 已經更擴張到各種不同的學科了。「既然觀念上已經被打破這麼多的時候,那藝術裡面的媒介就更沒有什麼可以去規範它的。新媒體,New Media,科技去結合藝術這件事情就會變成是一個很重要的學門。」

回 歸到基礎教學的實務面,新媒系之所以成立大學部,是希望有一個更好的脈絡的訓練,而不是從一個高階的研究所開始,學生之前是受哪種訓練卻完全不知道,可是 新媒體藝術所謂的技術訓練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工程;「我把它稱為一個工程,因為你可以想像,我們所理解的傳統藝術,美術、音樂、舞蹈等等,其實它就是有某 種傳統性,就是說你如果沒有經過一定的訓練,就很難進入這個領域。例如舞蹈可能得從小開始,你如果從長大了才開始練,你的筋都已經硬了你也沒辦法調整你的 身體。」

新媒體藝術因為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以它涵蓋的面向非常的廣。首先不管藝術家用多新的媒體創作,但所謂美學上的,藝術創作觀念上的、文化歷史上的,都還是藝 術家核心關懷。「譬如說傳統美術系訓練,新媒系也有放進課程訓練中,甚至做同樣的要求。譬如手繪的技巧、學生對於藝術史的研讀、對於美學的認知、對於當代 藝術的概念等。再來學生可能觸及到的領域的理論基礎他也要會,譬如說科技藝術發展史,當代藝術史,或是科技藝術概論,這些基礎理論也都要有。」

自由開展的潛能

對新媒系老師來說,怎麼準備好的課程結構其實也是非常大的挑戰,「所以其實我們系對於學校來說可能是有點頭痛」,因為新媒系每學年都會很大幅度的調整課綱與 課程架構,從教務處的立場當然是不希望調整太多;可是因為新媒體藝術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人知道該怎麼確切訓練這些學生,臺灣的狀況跟外國的狀況也不一 樣,不可能說就把一個全世界最好的新媒體學校的課程架構直接移植過來。所以新媒系師長一直在努力找出適合北藝大新媒系成立的精神和宗旨的課程架構,所以必 須一直不斷的作修正、觀察現在畢業的學生遇到什麼困難,招生的辦法是不是有問題等。

王老師認為,北藝大是一所藝術大學,不是綜合大學,也不是一個技職體系的學校,「所以我們很強調創造或是創意能力的潛能開發,其實也就是一個藝術觀念的建 立。就是說我們先不講求所謂實務應用性的一個架構,我們教學的核心不會是強調未來就業市場,而是更強調如何透過教學去把本來對藝術領域很有興趣的孩子的潛 能激發出來。然後我們要給他很好的藝術領域的國際觀跟創作的概念。藝術性的概念建立之後,再加上基礎跟技術性的訓練,之後學生未來的開展其實是可以非常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