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度教學傑出教師-葉安德老師

  • 2019-04-21
  • RulingDigital
This is an image

新年伊始,CTL為北藝大師生帶來103年度教學傑出教師的系列訪談,首先登場的是─動畫系葉安德老師。安德老師從科藝所動畫組的兼任老師,到動畫系創系後在本校擔任專任教師,對他而言,當老師似乎是意外的旅程。

文/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 周君霖

CTL前往安德老師研究室拜訪前,經過了一段散落著各式道具長廊,同學們的眼光探問 著我們這些陌生人,進入老師研究室後,老師馬上打預防針說,他不是一個嚴肅的人,所以訪談的問題看起來太嚴肅他有點緊張,但事實上,無論是安德老師或同 學,都不是因為緊張,而是用好奇的眼光來面對我們的造訪。

人生轉折都是上帝的禮物

老師說,他在業界工作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會當老師。「我曾經跟人提過,叫我寫100個志願的話,可能清單寫完了也寫不到老師。」話雖如此,老師身在業界時卻是身兼多職,包括企劃、劇本創作、繪畫指導,同時也是動畫導演,已具有培育新人的經驗;也曾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數位內容學院當講師,所以對教育並不是完全陌生的。

在進入北藝大之前,老師曾從事童書繪本的創作, 並獲得金鼎獎最佳插畫獎的肯定。我們請教老師,是如何從動畫跨界到繪本創作,然後又進入教職?安德老師說,當初在業界主要是幫好萊塢製作動畫,一年大概會 參與幾十部手繪動畫的製作,然而公司經營逐漸出現狀況,在同仁都另尋出路的情況下,老師選擇了留職停薪三個月來創作繪本。「當時,其實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 什麼,而繪本創作跟我以前的經驗相符,因為我除了幫好萊塢做動畫之外,也做動畫導演的企劃,參與編導、分鏡腳本等工作。我想說既然有這些經驗,那就來做繪 本試試看。」

「但我其實從未真正創作過繪本,而且出版業跟動畫業是兩回事,所以我完全是外行,也沒有跟出版產業有連結。我用三個月的時間創作第一本繪本,然後到書局去找那些不錯的繪本出版社,抄寫住址電話,就直接投稿,然後回去上班等消息。」

身為基督徒的安德老師向上帝禱告,將和第一個找 他談的出版社合作。那時第一通電話,是成立十年左右,規模還沒有很大的和英出版社。老師說,出版社老闆才從美國回來就急著打電話:「這本書是上帝送給我的 禮物!」。半小時後,老師接到了跨國的格林文化的電話;但本於初衷還是選擇了與和英合作。

第一本繪本出版時,安德老師心裡很不安,不確定 是否能在市場上受歡迎。那時剛好是秋季,老師帶他大班的兒子去金石堂去看書;到書局後,安德老師懷著不安的心情,去偷看有沒有人翻他的書。半天過去了,一 個人都沒有。老師有些失望,書店門口旁邊就是家樂福的出口,秋季也是大閘蟹的季節,大閘蟹每隻都跟繪本的價錢差不多,看到人手一串大閘蟹,老師心想:「我 可能投錯行了,還是去找工作好了。」

就在這時候,有一個小女孩跑去童書區老師的兒子 就跑去找她聊天,跟她說:「欸,我跟妳說有一本書比這個更好看,妳要不要看?」然後拿起了老師的繪本給小女孩。安德老師說:「我帶我兒子去書店,其實沒有 跟他說爸爸出書了,就是帶他去玩這樣,但他就拿起了我的繪本分享給人家,我兒子都這麼有勇氣,我也應該要試著繼續做。」後來獲得金鼎獎最佳插畫獎的是老師 的第二本創作,「這就是上帝給我的禮物。所以我是覺得,很多很多事情,他原來不在我計畫裡面,可是會累積成我的人生。」

找回自己原力的英雄旅程

安德老師自陳,踏入教學也是意外,他時常問自己,到底要教學生什麼?常常聽到有人說,藝術是教不來的;很多動畫技術已經過時了,或者業界也不是相同的做法,安德老師並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傳授技巧的老師。

在編劇裡面有一種叫「英雄旅程」的結構,安德老師就把大學四年,當作是英雄成形的過程,幫助學生鍛鍊自己。「我常常覺得北藝大學生的本質,比我還優秀,他們就是鑽石,藏在土裡的鑽石,他們在學習如何開發自己,我的角色就是協助他們開發。」

所以,老師認為動畫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是在找回自己的原力。老師說明了幾種動畫系學生應該具備的原力,首先就是「觀察力」。觀察力就是「保持好奇,察覺24分之1秒變化的能力」。因為動畫工作人需要把1秒鐘變成24分之1格,細微的觀察風吹草動、人物的各種動態。可能一般人沒有發現麻雀怎麼飛、老鷹怎麼翱翔,可是學動畫的人就要對任何事物都保持好奇,才有辦法察覺24分之1秒的變化。

其次是「超能力」。老師笑談,學動畫的小孩其實都很天真,所以講到超能力他們都會很興奮,會有很多想像。「但我解釋超能力是:多元吸收,超越自己的能力」。再來,學動畫的人一定需要的是「想像力」,也就是「容許犯錯,突破極限的能力」。老師舉例,如果沒有想像力的人,是不可能相信人可以到月球的;就像達文西一樣,也許他設計的飛行器飛不起來,可是他一定要有想像力才會突破地心引力的限制。

動畫系的學生都知道,製作動畫是很漫長的過程。通常一般人會說需要意志力去實現一個目的,安德老師說,「沒有意志力這 種東西。」「我跟同學分享製作動畫每天都跟跑馬拉松一樣,所謂的意志力其實就是養成習慣,養成把「左腳抬到右腳前面的習慣。若是從沒有跑步的習慣,怎麼可 能跑馬拉松?一旦習慣了,累積下來的就是因為習慣而養成的肌力、耐力。同理,做動畫也是要養成習慣,雖然可能會因為想像力習慣把目標想得很遠,所以常會覺 得達不到目標,但老師認為,「你只要專注當下把左腳擺到右腳前面,再把右腳抬到左腳前面,不久你就會到達終點了。」

再來是「創造力,就是開放思維, 改變現況的能力」。台灣動畫產業的未來,其實沒有人知道會是甚麼狀況,只知道一定有很多困難或攔阻。也就像老師當初作繪本創作一樣,「我從動畫界轉到繪本 創作時,受到同事們的質疑我老實跟他們說,其實我不知道出去會有甚麼狀況,但是我們需要開放、需要創造啊,這裡被阻擋了就要找尋其他機會。只有開放思維, 才有改變現狀的能力,創造出未來。」

最後,找到這五種能力以後,老師認為要教給學生最重要的事,是「為什麼而創作」。葉安德老師說,創作對這世界產生甚麼影響很重要。「藝術有沒有幫助你的生活改變?若你學藝術,沒有讓生活更好、想法更正面,那我覺得這藝術沒有甚麼價值。」就像動畫裡的好人與壞人,他們的差異不在於力量,老師覺得最重要的分別就是「愛人的能力」,或是「愛事物、愛萬物的能力」。

給予正面能量的愛的能力

老師坦言,很多人生活觸礁,就是他們已經失去了愛的能力。聖經裡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樣』《哥林多前書13:1》。 「如果一個老師在台上,無法給學生帶來正面、改變的動力,你對於學生沒有愛,縱使你有再好的學識,講出來的話就跟敲一聲的鑼鈸一樣,對學生是完全沒有幫助的。」

安德老師再次強調,當老師是他的意外旅程,「可是我覺得站在台上一天,我希望分享給他們的不是我的專業知識或技術,而是希望給他們正面的能量,變成一輩子帶著的觀念,幫助他們繼續走下去,用他們的作品來愛人、愛世界。」

訪談結束後,我們進到安德老師的課堂上看他與學 生的互動。如老師所說,他有非常多的時間都在跟同學聊天、互動。對於老師而言,課堂其實就是老師跟學生聚在一起,想一想人生與創作的關係;老師說,其實創 作的元素跟題材,全部都來自於生活,不是因為想創作就能創作,「藝術創作是一種體驗生命的獨特眼光」,所以老師提醒學生,不用擔心你的創作,應該要擔心你 的生活、你的生命,有沒有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沒有在體驗生活?如果你沒有體驗生活的獨特眼光,又怎麼會有一個好的創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