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張正仁老師

  • 2019-04-21
  • RulingDigital
This is an image

我們依約來到美術系館,沿著長長的廊道拾級而上,彷彿不成文約定般,總會有一些可見與不可見的創作質地,各自在系館的角落裡安靜著,與不經意路過的好奇眼瞳持續互動、對話。

文/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 游巧雯

藝術教育的藍海想像

當前台灣高教體制對於藝術高等教育,仍然傾向於技職教育型態的培植策略,以學生畢業後是否能「順利就業」作為是否「學用合一」的重要指標。然而,當我們將”藝術家”以職業的概念去試圖理解時,將可能使得藝術創作的未來想像與可能性,輕易地被限縮於習以為常的產業鏈邏輯裡,而難以跳脫現有的框架。 當前的就業市場與 生態,有如一個蘿蔔一個坑,把畢業生塞入產業鏈中某個劃定的位置,定時有所產出,有所收入,彷彿一切就穩當了。然而,作為一個藝術家或者藝術創作者,倘若 無法善用拓荒者的特質去改變世界的侷限性,去開創出更富多元性與生命力的藍海視野,精神文明的未來性將無從想像。

談到視覺藝術的學 習過程與就業或創作市場的關係時,正仁老師表達了他的看法,視覺藝術的學習,不大使用「就業」這個詞,與藝術相關的許多工作其實都是可以做的,在跨領域當 道的學習歷程裡,也毋須再去拘泥於所謂專業的藝術形式。當代的視覺藝術,已不再強調過去那種工匠式再現的視覺呈現,而是需要創作者轉換、開展自己的意見和 語言,以遊戲或哲學式思維去詮釋與實踐能夠被探討、被延伸的創作情境與意義脈絡。

教學現場的理念與實踐

視覺藝術的基礎課 程,除了知識、歷史、美學等等藝術相關理論的引介,當然也包括各種技能的鍛鍊,學生的創作實踐更是需要透過大大小小的展覽來延伸討論、發展議題。正仁老師 談到,美術系基礎課程的設計雖然仍以媒材劃分為主,但還是需要在每門課程設計裡回應:甚麼是藝術?甚麼不是藝術?藝術的核心本質是甚麼?人文是甚麼?這些 更為深層的問題意識,可透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與討論而激發更多火花。至於進階性的課程或畢業製作課程所產生的問題意識,則較著墨於藝術專業或者藝 術史脈絡的回應,並提出新的看法。

美術系的畢業製 作,除了可見的作品質地,構成創作完整性的重要向度還包含相關的創作自述以及個展計畫。正仁老師常鼓勵學生們嘗試各種形式的寫作,文字作為書寫紀錄與社交 工具的符號系統,其指向與承載內涵將因創作者的意向與觀看者的角度而呈現有機的變化,因此,精準的文字表達能力,對於創作理念與思維的釐清是有相當助益 的。至於個展計畫的部分,目的是希望透過個展的完整構思,包括個展的核心亮點、計畫預算與經費編列、與各相關單位聯繫協調的行政能力等等,強化創作者的跨 領域統籌與執行能力。

畢業製作除了創作 者的自我表述,亦常見到以藝術詮釋回應社會議題,透過全體師生的群體對話、批判式討論,讓藝術回歸創作與觀看的反身尋索。無論是學士班的畢業製作或碩士班 的期末發表,作品發表後均以討論、對話的講評形式,予以深度回饋。作品論述的評核過程採用錄影方式記錄存檔,並建置於系辦資料庫。

那麼,學生的創作 究竟有沒有審視的準則?正仁老師提到,藝術並沒有絕對的標準,而是因人、因地、因文化時空而有相對的標準與評價。既然如此,老師對於學生的創作又將如何觀 看,並有所依循呢?老師表示,能夠提供的是藝術專業的諮商,以小班制或者一對一的諮商為宜,藉由聽取學生對於某事件、社會時事的陳述與情緒表達的過程,找 出藝術相關的邏輯、脈絡,或者相當程度的社會認同。

未來之路

對於北藝大未來十 年的建議,正仁老師傳達出他的觀察與擔憂,「教師作為學校經營團隊的要角,教學的熱忱與專業如何持續投入,是目前稍顯力有未逮之處」,教育者角色的基礎認知,或許可以更往前推,在大學新鮮人時期就開始培養。至於學習成果的發表,例如系展或畢業展的整個製作與文宣,還是要有方法與社會產生更多連結,例如更有策略地運用網路、媒體、展館等多方管道,拓展發表作品的能見度,以廣納社會群眾的回饋,這對於學生會是更實質的一種鼓勵。 談到學校硬體設備 方面的負擔與缺口,譬如共同教室天花板飄雪、無障礙設施等等亟待改善之處,正仁老師的語氣不免沉重了起來,「以美術系來說,現在很多創作都走重工藝路線, 機械設備、材料工具都有不小份量,只能像老鼠搬家一趟一趟搬運。」再者,沒有貨梯的系館建築,對於身障的創作者可想而知是相當不便的。

結語與反思

正仁老師的觀察與擔憂,充溢著溫暖的人文關懷,這也正是藝術教育與技職教育最大的差異。如何運用無限的創意靈光與人才優勢,呈顯出以人為本的藝術光澤,開展藝術教育的藍海想像,是我們要持續關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