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自信的快樂台灣人-記王榮裕《祭特洛伊》
【文 / 劇本創作研究所 黃庭熾】
三月十八日,通識核心課程「荷馬史詩的當代詮釋」的于善祿老師為學生請來金枝演社導演,劇場人暱稱二哥的王榮裕王老師,就其環境劇場作品《祭特洛伊》作專題演講。「我把我北藝大的第一次,獻給各位。」第一次,指的是專題演講,王老師對北藝大已經不陌生了,他悄悄來到教室宛如摯友故地重遊。
王榮裕輕車熟路 學生們一新耳目

正好呼應了王榮裕老師在《祭特洛伊》創作過程上的蓽路藍縷。為重現千年前特洛伊城下悲壯戰爭的蒼涼氣氛,王老師偕同他的團隊,著意在台北尋找合適的演出地點,幾經周折,好不容易找到現今華山的前身──當時仍為廢棄酒廠──並徵得當時租地作停車場的里長同意,不料正式演出前兩周,才被公賣局告知地屬國有,不准演出;演出團隊的決定後來引發軒然大波,導致王老師在首演翌日以「現行犯」遭到「逮捕」,後經多名藝文界人士聲援、政界人士斡旋,事件始得平息──依此來看,王老師誠然「不乖」,然而正因當時「不乖」,催生了今日的華山創意文化園區。
台灣文化,有情世界

徜徉在這種台灣文化裡的王榮裕老師,最令人印象深刻是,在整個演講過程裡,毫不諱言地表達他在藝術人生路上,對母親的尊敬與感激,對兒子的疼惜與溺愛──言傳身教,王老師對生活的熱情,正好說明了人並非寂天寞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且正是對這個有情世界的深刻認識與頻繁互動,錘鍊了今日世故、圓熟、風趣幽默的劇場藝術家王榮裕。
小結
「沒有藝術不會死,但是會生不如死。」是這次講座的金句,王老師勉勵莘莘學子用其所長,為未來世界帶來美感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