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領先 全球跨步-推動「四藝計畫」 形塑北藝大優質藝術教育品牌

  • 2019-05-04
  • RulingDigital

[文/黃坤騰]

This is an image

本校自94年起即從師資、學生、課程、資源及輔導等各方面進行全面建構,擬定「新世紀藝術領航計畫-ARTS(Arts Resources & Teaching Society)藝術資源與教學社群」,有效提升學校競爭力、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不僅在第一期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執行期間成為唯一一所連續獲得四年補助的藝術大學,並於第二期教學卓越計畫再次獲得評審優異,補助金額為國立大學之冠,顯現歷年卓越教學成果非凡,有目共睹。

第二期教學卓越計畫發展學校專有之特色,本校以「藝術」本位思考通盤計畫,透過「旗艦計畫」概念發揮教學卓越計畫之最大效能。計畫以「四際思維」-「國際、校際、科際(技)、人際」貫串整體計畫,以「四大主軸」作為計畫骨幹,藉以推動「四『藝』計畫」,除形塑北藝大(TNUA)藝術教育品牌,躋身國際一流藝術高等教育學府之列,並積極發展北藝大專有的四型學風-「同理同感(Tolerant)、在地思考(Native)、樹立特性(Unique)、正向積極(Active)」,培養學生除在專業領域的精進外,更能注重國際視野及學養品德之涵養,具備全球公民的素養與能力。



結合在地經驗 擴展國際互動場域

每年展演大系「關渡藝術節」活動,旨在打造結合藝文、教育及在地特色之國際藝術盛典,除匯聚了國內外優秀劇團及藝術家,並透過舉辦展覽與跨領域學習講座,豐富參與學生及觀眾之藝術能量,激盪藝術新思維。且結合社區活動聚集民眾參與,藉而拉進與社區的距離,以期深耕在地,共榮並茂!

在國際教學場域的拓展方面,98年度有多件交流計畫執行,包含「戲劇學院2009WSD韓國首爾世界舞台設計展」及「電影所國際交流教學合作計畫」等代表性教學交流活動。

其中「電影所國際交流教學合作計畫」是自2009年暑期起,由電影創作研究所與美國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電影暨媒體藝術學院展開的一項兩校跨國教學合作計畫。以短片拍攝為核心,配合兩地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學習視野更加國際化。於99年4月20日(臺北時間)辦理聯合成果發表會,兩校透過網路視訊同步播放兩部拍攝短片《回家吃飯》及《Southern Point》,會後兩校學生相互提問激盪不同拍片思維,讓與會來賓無不感受到兩校學生參與此教學計畫之加成效果。 

參與「電影所國際交流教學合作計畫」的電影所研二生羅安得認為,在這次的交流中的最大收獲,就是學習及觀摩到在不同文化背景成長所產生不一樣的電影製作方式。他也提到,就導演組而言,兩所學校在電影基礎教學幾乎完全一樣,沒有落差。這也間接說明了本校的電影專業教學是與世界同步的。

This is an image

北藝大強調「延伸學習版圖,擴展國際互動場域」,師生足跡至今已遍及歐、美、亞、澳等四大洲,參與師生已逾1459人次,延攬國際師資近450位,包含丹麥歐丁劇場大師Eugenio Barba、京劇大師梅葆玖、法國哲學家Jacques Ranciere、澳洲現代舞大師Elizabeth Dalman、美國舞蹈學者Susan Foster、知名鋼琴家Tamas Vasary、英國生態藝術家David Haley及日本漆?匠師青木優等,舉辦近800場次各類講座、研討會、大師班及工作坊,充分展現與全世界一流的藝術院校在等高的平台上進行對話之企圖心。



強化學術網絡 建構校際共榮聯盟

本校同時致力於與國際一流藝術院校結盟,盟校分佈於全球14個國家。建立之國際學術交流網絡,不但增加學生移地學習之機會,同時亦能提高學校知名度,吸引更多優秀藝術人才到校就讀,激盪出截然不同又可相互碰撞互融的跨國跨文化藝術成就。

 以99年2月「舞蹈學院與日本神戶女子大學教學合作計畫」為例,舞蹈系師生前往日本神戶女子大學音樂學系舞蹈科進行為期5週之學習演出交流,並與當地19名學生一同合作演出島崎徹教授(Toru Shimazaki)所編導之舞作《The Naked truth》與《Patch work》,受到當地民眾熱烈迴響,全場掌聲不絕於耳,盛讚北藝大學生之專業訓練素質及演出之活力。

This is an image

舞蹈系貫五生簡麟懿同學表示,這次能到至日本神戶女學院實地進行教學交流,收益良多,不僅增長了見識,也激發出更多的創作能量。而日本學生們的專注與對舞蹈的熱情,也讓參與學生大開眼界。

透過校際聯盟,除增加校際合作機會,並能將專業藝術教育各項教學與學習資源共享,不僅豐富兩校教學資源,並實質完成更多跨國展演教學、文化理解及學術研究等活動,確能達到互惠共榮之效。


蓄積藝術能量 彰顯藝術多元價值
This is an image

「科際(技)」面以創造藝術新價值為目標,重視學生專業科目學習與涵養各領域學術人文素養,拓展己身生命底蘊,激發潛能。此外,如何進一步在現今網路時代強調以「互動、分享與關係」為核心的趨勢下,將「科技與藝術」跨域相互整合,亦是校方關注之面向。

在學科科際整合方面,建立優質通識品牌「關渡講座」課程,提供學生在專業藝術學習外跨領域、跨文化之學習。自95年推動迄今,已邀請曾志朗院士、柴松林教授、洪蘭教授、黃春明老師等校內外大師級講座主持教授及專業講員蒞校授課,領域擴及自然、生命、人文、社會、法律等面向,達成真正跨域與跨界的學習。


This is an image

另外並結合各學院資源,重建並演出一齣齣表演藝術經典作品之「跨領域展演」製作,達成跨越學門藩籬、激發創作潛能、刺激不同思考、多元觀摩實作的目標,製作含括莎士比亞的經典劇《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 Juliet)、古劇新詮《吶喊竇娥》、莎士比亞的經典劇尼金斯基《牧神的午後》(The Afternoon of a Faun)、科特‧尤斯《綠桌》(The Green Table)舞作重建等,也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授權演出葛蘭姆、尼金斯基及科特‧尤斯作品之學校。

而在「科技與藝術」資源整合方面,針對圖書館特色館藏、學校出版品E化工作、校史及表演藝術相關資源進行數位典藏工作,並積極開發數位影音教材、架設課程地圖網站;而在「科技與藝術」創新展演應用層面上,藝科中心以「推廣科技藝術」為主軸,網羅國際知名數位電子藝術節邀約之藝術家如加拿大的藝術家赫曼科肯(Herman Kolgen)等蒞校演出,除讓本校師生吸取全新之藝術潮流,開拓創作視野外,亦能奠定學校本身做為臺灣跨界藝術領域的先導地位。也由於卓越成就,於99年9月中旬與「廣藝基金會」合作,共同推出結合「藝術」與「科技」之「科技藝術節」,加入廣達工程師們的參與,讓「科技」與「藝術」真正攜手,開發無限可能性!

This is an image

完備支持系統 形塑北藝人文學風
This is an image

在「人際」面,為營造教師與學生共學相長的校園氛圍,促使教學與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化養成形,透過「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CTL)」統籌,建立完備教學助理(TA)制度,並辦理教師教學知能研討會、教學發展講座及教學助理(TA)培訓活動。

同時建立「安心藝就」學生關懷互助與生涯支持系統,結合藝術與心理成長,提供不同藝術形式之學習與聯結,豐厚藝術療育的內涵,協助同學及畢業生,在藝術學習過程中更具職場競爭力。推行迄今,共核定105門課程及156名TA獲得補助,完成辦理近130場教師、學生、TA專業成長及培訓輔導活動。

本校亦建立一套「服務學習」機制,從在校服務延伸至社區、社會乃至海外服務,讓優質藝術人才走進社會,用藝術感染力再造社會溫情。   回顧執行成果,共開設12門具服務學習內涵之課程,舉辦近120場次學生學習支持活動(含括諮輔TA、服務學習培訓及品德教育課程),完成約170場次之服務活動(含括社團與校內志工服務活動),近1100人次投入服務行列,約8000人次受惠,為推行服務學習初期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展現藝術知能 引領藝術教育風潮

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以人文精神為本,培育藝術創作、展演及學術研究人才,以求創造藝術發展的新契機」貫串整體教學方針與教育理念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藉由將「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經驗與理論」、「創作與研究」等觀念交相並融,營造出自由、多元的學習風氣,讓學生獲得最全面完備的專業藝術教育。

放眼未來,本校以能成為世界重要藝術據點和學習重鎮的角色自許,會透過與更多國際知名藝術高等學府相互交流,建立更廣大互信互利的夥伴共榮圈,將臺灣專業藝術教育的卓越成就帶向全球,並將持續引領不同藝術領域開創新趨勢,再創高峰,邁向頂尖。


【相關連結】
 -新世紀藝術領航計畫-ARTS 本校教學卓越計畫98-99本校教學卓越計畫98-99本校教學卓越計畫98-99年度成果影音 年度特色專輯
 
年度成果專輯
 
(Arts Resources & Teaching Society)藝術資源與教學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