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電影所與美國查普曼大學教學交流越洋連線首映典禮

  • 2019-05-01
  • RulingDigital
自2009年7月起,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與美國查普曼大學電影暨媒體藝術學院透過國際交流教學,展開一項兩校跨國教學合作計畫,經過這幾個月的短片拍攝與後製工作,於4月20日以網路視訊方式,隆重熱鬧的舉辦一場教學首映典禮,播放這次兩校學生創作作品《回家吃飯》與《Southern Point》。希望透過電影做為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讓兩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能藉此機會學習如何共同合作及相互瞭解。

實地參與跨國合作 豐富多元學習經驗
  培養專業電影創作人才,是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之教學理念與目標。李道明所長表示,這次的計畫,對於增進兩校在其專業教育方面之合作、教師教學經驗分享,與學生創作交流等電影專業之實務互動,都有著莫大的助益。此外,學生也能藉由在另一個國家拍攝、上課及參訪的經驗,多面向地深入瞭解他國的電影教育及產業環境,提早熟悉跨國合作的技術及產業,以提升學習能力、豐富多元文化經驗。

  查普曼大學電影暨媒體藝術學院Michael Kowalski教授透過網路視訊,對於這次能與北藝大開啟了成功的交流計畫大表讚揚,並表示同學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自我成長與學習到許多實務上的經驗,也讓彼此對東西方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是一次非常難得且寶貴的學習經驗,他更希望今年暑假兩校能再度合作,讓計畫延續下去。

充份溝通與討論的全新創作體驗
  參與這次計畫的電影所研究生施立說到,在這樣密集的工作和學習中,有了一種與過去不同對自我的了解,與對外來的全新視野。在整個過程中,也重新思考了自己之所以想成為,以及為何能成為一個導演的獨特之處。另一位研究生陳潔曜提到,這是他第一次將劇本給另一個導演拍攝(以前都是自編自導),修改劇本過程中充滿了不同意見的熱烈討論,最後劇本寫到第七稿,拍攝中對白還會視當下情境調整,這個充滿溝通與討論的創作經驗,對其編劇專業是十分珍貴的。

  他提到,美國Michael Kowalski教授曾說過,美國電影就是公會的規矩多,還有錢多。他則回應教授說,台灣電影沒有任何公會的規矩,但也沒有錢。在美國拍片計畫完善、分工精準、專業有術;反觀台灣,拍片就比較像打缺少資源的游擊戰,卻也有著靈活機動的一面。經由這次交流,他感受到美國學員充滿活力、樂觀正面的精神,其國家有充沛的資源,充滿成功的希望。但他也比較出台灣的優點,就是我們的創意與勤奮,即使缺乏資源,也努力地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共同製作短片《回家吃飯》&《Southern Point》
  這兩部由兩校學生共同跨國製作,以「一個人物試圖解決與父母之間的衝突」為主題之精彩短片。《回家》描述著從事社工工作的同性戀者小武,長期沒回家和家人相聚,父親任於軍職,家庭作風保守,他要如何與向家人說明自己的感情,而透過飯桌上的情感表達,讓原本以為會發生的家庭風暴,有著令人意外的發展;而《Southern Point》則敘述在單親家庭成長的高中生Daniel,於畢業後不想繼續學業,而與母親有了爭執,一心嚮往自由的他,無意間發現家裡有一堆照片,誤認為是父親為了攝影而遠走高飛,之後得知照片是母親年輕時四處遊走所留下的記錄後,也同母親敞開心胸暢談,最後帶著家人的祝福,向自己冒險之旅前進。

《回家吃飯》製作團隊:
指導教授:李道明 製片:鄭海伯 導演:施立 編劇:陳潔曜
攝影:陳鈺杰 錄音/配樂:羅安德 剪輯/紀錄:彭智聰

《Southern Point》製作團隊:
指導教授:Michael Kowalski 製片:Rachel Skidmore 導演:Mark Powell 編劇:Nicolas Juarez 攝影:Nick Dakoulas 
錄音/配樂:Yu-Ting Su 剪輯/紀錄:Madeline Standish
■ 與當地學生共同合作拍攝 ■ 當天現場連線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