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藝術教育:從社會結構發展談『樂育』

  • 2019-05-01
  • RulingDigital
 [文 / 蕭文華]
世界的運轉速度已和以往大不相同,資訊越來越多,想法越來越多,但是因為少子化的影響,我們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卻是越來越少。身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我們勢必都要尋找新的安身立命方式,而「樂育」(Edutainment),似乎是一道曙光。
 
This is an image「知識已經不是力量」
CTL在十二月六日舉行「前瞻藝術教育:從社會結構發展談『樂育』,"Edutainment"」講座,邀請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張世宗教授,從社會結構的角度切入,細談未來教育發展和藝術教育的各種可能。有「玩具博士」、「老玩童」之稱的張世宗教授,不論是出版品或言論,常常給人活潑的「大哥哥」形象,但在這次的演講中,卻能輕易看到理念的深度,清楚地了解張世宗教授在發展並推廣這些「玩物」的背後,經過了多少縝密的思考和進行過多少努力。
一開始張世宗教授就告訴我們,「知識」已經不是力量,在這個網路普及的新時代,資料的取得毫不費力,力量在人身上。如何處理這些資訊、如何轉化知識為有用,才是這時代的人最需關注的問題。「資訊再多,還是需要人。」教育知識是一個0,專業知識是一個0,班級經營是一個0……,但是再多的「0」,如果沒有人的「1」,一切都是空。
 
「我們學到的都是倉庫堆放的能力」
張世宗教授以各種圖表來說明,舊式教育、現在進行中的教育跟未來應發展的教育之差別,提供修正的方向和可能。圖表和解說都非常準確精彩,即使早就聽過的概念,也能在這裡重新找到新的體會。以前的封閉教材是「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現在是「學生怎麼學,老師怎麼教」,張世宗教授的思考是雙面甚至多面的,它將知識的學習分為靜態和動態,在靜態中我們只有「知」,在動態中我們才會「得到」;老師如果可以,應該要期許自己是個「教練」,而不是「教師」,不是丟給學生一個「?」,再告訴他單一答案「。」,而是應該讓學生「!」,感到「?」,然後自發地想要了解去找「。」。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在這裡一再被強調,張世宗教授以游泳為例,在追求的整合過程中可能會跌倒、會有很難看的姿勢,但要經過這歷程,才有真正的「學會」。一直以來我們接受的教育傾向於加強我們知識的「倉庫堆放能力」,但我們應該要知道的,是加工知識的能力。若要得到這種能力,必得經過「做」。
 
以後的教室整間只會有一張課桌椅
接下來教授談到了比較現實的社會問題,一張教室空蕩蕩、只有一組課桌椅的照片讓我印象深刻。少子化、老人國的社會結構問題,確實影響著我們的教育。教授提到兩個概念,一為現代社會只求結果,沒有過程,而我們物質或許豐足了,心靈卻空虛了,所以每個人都需要藝術來豐富他的生命;二是真正的學習沒有考試,所以終身學習、樂育的時代必會來臨。這兩者結合起來,簡直就是藝術教育的新「生路」。教授舉日本名古屋的「微笑公司」為例,他們提供場地(硬件)讓老人集會,也雇請「遊戲顧問師」(軟件)陪伴老人(或許可視為藝術治療的一種),老年人日益成長的市場,和藝術活動的新可能性,都在這裡被找到。
我想與會的學生或許可以在這裡停下來,思考幾十分鐘前教授提出來的問題:「未來的需求和自己契合的部份在哪裡?」一個是剛才教授提到的「熱情」,一個是教授現在講到的「市場」,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去思考的「?」。
 
如果覺得理想只是理想,那它永遠就只是理想
最後教授實地讓與會者進行「實作」,摺出簡化版的、會做的紙鶴,作為演說的結尾。對我而言這就是「身教」,這個舉動就可以回答座談會中一個同學提到的,「從做中學」在教育上實行的難度,實際灌輸知識的時間被排擠的問題。在教育體制下的確是有其困難之處,但與其訂定複雜的摺紙程序,讓少數人摺出漂亮而不會動的紙鶴,還不如簡單的三、四個步驟,做出有點粗獷、但有趣且充滿創造力的「野紙鶴」。教授的教育理念理想性的確非常高,教育者必須付出的創意、思考、努力跟時間也難以計量,但這就呼應了教授最開始向與會者展示的,人就是要跨出「WHAT YOU KNOW」,才能進入「WHAT YOU KNOW YOU DON’T KNOW」,最後以熱情探索「WHAT YOU DON’T KNOW YOU DON’T KNOW」。這不僅是教育的問題,更是生命熱度的展現。我認為,這就是樂育的核心意義。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