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活動:981TA期初培訓工作坊
- 講座時間:99年1月26日(三)上午09:00~16:00
- 講座地點:本校教學大樓C403、C401教室
[文/陳紹元]
- 講座地點:本校教學大樓C403、C401教室
[文/陳紹元]
本校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為提升教學助理(TA)協同教學的知能,支持教師發展創新教學,於99年1月26日舉辦TA期初培訓工作坊。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吳翠珍教授與其TA分享創新教學的發展經驗,並由本校資深TA藝管所陳紹元與藝教所賴昱璇兩位同學協助帶領新、舊TA,藉由一連串生動的體驗活動與討論,共同探索TA的角色與任務。
吳翠珍教授於政治大學開設「媒體素養概論」課程,該課程並獲得教育部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補助。吳翠珍教授分享到「媒體素養概論」課程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成為通情達理的社會人。媒體素養應該是大學通識的一部份,主要是讓每一個大學生接觸並了解影響個人資訊擷取與判斷的傳播過程、媒介內容產製,以及了解社會、經濟、與政治的權力在媒介建構真實上的影響運作,希望學生不只是媒體的消費者、讀者、觀眾、聽眾,而且也是共構媒體內容的作者、創制者。在課程設計上,不僅是聆聽課程,學生須閱讀指定教材、進行小組討論,同時善用網路平台分享。並將課程吸收到的概念與想法,於期末進行展演分享。
在TA的運用方面,由於修課人數眾多,該課程共有六名TA,兩位為博士生、四位為碩士生。作為協同教學工作者,TA團隊於開課前六個月即開始進行讀書會,針對課程內容進行討論,並於開課前兩個月進行課程的發展,確認單元目標與課程內容,並訂定討論議題。最後在開課前一個月完成課程的建構、蒐集完整的相關資料、並選定閱讀文本。在課程運作中,TA是學生的觀察者、引導者、解惑者、傾聽者、協助者、鼓勵者;在工作內容方面,大致可分為每周跟課與討論課的帶領、數位學習網的經營、相關議題討論與回應、教材E化、還有相關的行政庶務工作。基本上,工作內容與本校TA的相差不大,兩校的TA也都十分認真的在經營與活化課程;然而,這門課程在開課前六個月即展開讀書會,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吳老師的分享之後,則是昱璇與紹元所帶領的「一個從無到有的行動實踐歷程」的體驗與討論活動,目的在帶領新舊TA,共同探索並再次反思TA的工作,並思考TA的角色定位。活動先由創意自我介紹開始,透過各式各樣的物件與自身關連來進行自我介紹,藉由印象的加深來促進彼此的認識,期能建立98學年度第二學期這支高效能的北藝大TA團隊。緊接著,分為四個小組進行主題「TA是什麼人?」的討論,思考TA的角色定位、工作內容、能力、態度...等等,發想TA到底是什麼人?各小組均提出很有創意的想法,有小組認為TA是納美人(註),因為TA必須有一條心靈連結線,這條線要連到老師、講者、學生還有很多單位上,可以設身處地的為大家想,找出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法,做為一個最棒的中繼角色。另外,也有小組說TA是鋼鐵人,要堅毅不屈面對各種挑戰。TA們都很有創意的提出了各種想法,讓大家發現TA多元的角色功能,同時,大家也提醒彼此千萬不可以當濫好人。
而後,昱璇與紹元邀請各小組思考TA在課程、老師、學生之間的關係為何,請大家討論並將想法繪製成關係圖與大家分享。經過熱烈的三十分鐘討論後,大家紛紛提出看法分享,第一小組提到TA、老師、學生、課程之間關係如一台行駛在軌道上的高鐵,老師是車頭,帶領著大家往前行;課程是車廂;學生是乘客;而TA就是那條軌道,讓老師、學生、課程能夠穩定的行走,走向成功學習的那一方。也有小組以旅行團為例,課程是景點、老師是導遊、學生是旅客,而TA是領隊,而領隊與導遊是不同的。導遊針對景點做最棒的安排與介紹,而其他旅行團的業務就由TA來作協助與規劃,針對這樣的想法在場TA也紛紛提出各項問題來討論,如:景點很難看、導遊講得很爛、領隊該怎麼辦呢?旅客發現自己走到不想走的行程,很想脫團,領隊又要怎麼處理?現在並沒有討論出最棒的答案,不過每個TA都透過自己的想法、或是經驗,與大家分享。最後,工作坊在全體Ta手牽手、圍成圓說出自己對於未來的期許中,溫馨且完善的結束。曾經參與過兩次工作坊的TA說到:「上一次的期初工作坊,我們可以清楚的理解TA要做什麼工作,而這次讓我們更加清楚自身的定位,並刺激我們思考如何能夠更成功的扮演TA的角色、發揮TA的功能。」第一次擔任TA的同學也分享到:「翠珍老師的分享讓我知道TA在課程中的工作有哪些。而透過兩位資深TA所帶領的討論活動,則讓我從擔任過TA的夥伴身上得到了很多經驗,思考我們到底要怎樣去當一個TA,如何取得一個適中的地位與角色,發揮創意並協助老師有效地活化課程。」
(註:引用自電影阿凡達,意指強韌而有力的生命力)
■ 政治大學TA翁孝蓁同學與本校TA分享 |
■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陳翠珍老師主講「教師協同TA教學」 |
■ 講座現場情形 |
■ 資深TA與新進TA互動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