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206

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第零期

This is an image這是一張圖片

計畫名稱:《科技共感美學》跨域課群計畫
執行期程:108年2月1日至108年8月31日
計畫主持人:林宏璋/美術學院教授兼教務長
共同主持人:王俊傑/新媒體藝術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核心團隊成員:魏心怡/傳統音樂學系助理教授兼教學與學習中心主任
團隊成員:
【校內】
音樂學系盧文雅、IMPACT林姿瑩、音樂學系吳思珊、新媒系王連晟、新媒系黃裕雄、美術系郭昭蘭
【校外】
國際聲音藝術家楊嘉輝、中央研究院資訊課學研究所蘇黎、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黃郁芬、創作團體㗊機體宮保睿、遠房親戚實驗室曹存慧、㗊機體/TW BioArt顧廣毅


◆計畫目標:
科技的發展歷史就是藝術改變人類的感性進程。十九世紀機械複製技術,如攝影、電影進入人類的生活,以「媒體化」方式改變現代社會的生活面貌。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所強調的共感美(Synesthesia)正是現代生活的最佳體現,不僅僅是多重社會性轉化為藝術的感知,更是人類的感官進入交融狀態,在記憶與遺忘之間,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流竄與牽引,揭示藝術引發一系列共振效應與集體感知。在科技全面進入數位擬像及生物模控(Biocybernetics)的二十一世紀,社會的媒體化及科技所改變的感性生產更是進入全面改寫人類的視聽經驗,亦即美學經驗;由此人類的本體狀態(ontological stance)進入了與「物(thing)」為基礎的科技對話。現今藝術運用各式媒材,企圖打破美學限制指涉於社會、文化、性別與政治等跨文本意義,意即藝術實踐並非侷限於固定表現,而是跨學科複合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引發當代生活、文化與美感經驗共感。本計畫「《科技共感美學》跨域課群計畫 」 試圖探討以新興科技媒材、數位技術與生命科學現象,複合的跨界實驗,透過教學模組改變所創作出的藝術作品,反思人類與科技互動、社會溝通模式的轉變、心理及語言模式,嘗試重新詮釋人與物的對話契機。另一方面探討新興科技與數位媒材的信息交流、回饋與控制,當代轉譯的有機擬態,成為藝術的前瞻主流,展現不同修辭邏輯與時空再造,進而省思當下所處的文化與社會議題


◆計畫推動策略與作法:
本計畫希冀透過藝科融合的創新教學模式、教師社群的前瞻性議題共學研究,探索藝術教育與人才培育的多元性,以藝術鏈結、研發、科技、永續(Assembly,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簡稱A. R. T. S.)四大面向,發展計畫推動策略及方法:
一、 藝術教學資源鏈結Assembly:
(一) 擘劃全方位跨領域課程與教學精進
(二) 促進藝術教育課程與教學多元與活化
(三) 前瞻議題串聯、課程模組運用整合                                        

二、 藝術研究Research:研發鏈結藝術與科技課程教學之示例典範
(一) AI、VR、AR、人機互動等專家智識與藝術研擬
(二) 展演實務合創
(三) 促進國際交流與產學合作的課程延展

三、 科技與藝術整合Technology
(一) 發展共學教師社群 
(二) 培養前瞻性人才
(三)  藝科實驗室設置、創新課程與教材研發

四、前瞻永續性Sustainability
(一) 整合跨領域學習環境與課程發展
(二) 延續發展高教深耕計畫 
(三) 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情境翻轉、專業學習永續


科技共感美學系列工作坊

國際聲響藝術研討會
日期:108年5月5日(日)9:20-17:00
說明:剖析聲音藝術當代現況、案例及未來發展,就目前臺灣在聲音藝術領域的發展及研究,以及從展演、教育等面向,借鏡香港發展模式,探究臺灣聲響藝術教育的未來途徑。
講者:
蘇黎/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助研究員、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Music and Culture Technology Lab)成員
黃郁芬/英國愛丁堡大學里德音樂學院博士、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Music and Culture Technology Lab)成員
Samson Young/ 香港藝術家、作曲家、普林斯頓大學音樂博士(作曲)

生物藝術工作坊
日期:108年5月18日(六)12:00-17:30
說明:引介國內知名生物藝術家,介紹國內外生物藝術發展及國際案例,共同探究生物藝術當代及未來發展,並討論
講者:
宮保睿/㗊機體獨立設計師、新媒體藝術學系兼任講師
曹存慧/遠房親戚實驗室科幻長
顧廣毅/㗊機體、TW BioArt共同創辦人

◆科技共感美學專家論壇

跨領域與藝術高教的未來
日期:108年7月2日(二)10:30-18:30
說明:本論壇透由多元視角分享,解析藝術產業人才市場需求,另透過藝術高教機制的案例分析,探究藝科融合的創新教學未來發展,探索藝術教育與人才培育的多元性,希冀透過課程規劃,將創新且多元的教案與教材教法融入課程,以「聲音藝術」及「生物藝術」課群,培育具創作、思辯能力及實踐的藝術跨域人才。
講者:
魏穎/中國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高精尖創新中心 科技藝術方向研究員、「泛生物藝術工作室(PBS)」創始人、2019年歐盟科技藝術獎STARTS國際顧問
游崴/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研究組總監
王柏偉/臺北市立美術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
王俊傑/新媒體藝術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王連晟/新媒體藝術學系專任講師

產學交流參訪

參訪行程:國家太空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
參訪日期:108年4月29日、5月20日
交流重點:
1.參觀國家太空中心衛星偵測廠房、太空中心史館、衛星操控中心。
2.洽談計畫合作與技術資源使用的可能。
3.瞭解文化部「媒合藝術家及科研單位發展科藝創新實驗計畫」、「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執行內容與概況。
4.與進駐藝術家對談,瞭解參與計畫動機,藝術家與科學家(動機與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身體感知創意實驗室、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合作現況、困難與解決方案。
5.參加「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第一季成果分享會,參觀電光所3D列印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