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藝大博班實驗室系列講座
知覺經驗作為特殊的知識型態,迄今仍難以被學術體系捕捉,然而美學理論與藝術性研究的本質無非源自知覺,並進一步探索未曾感知的各種經驗現象。實踐作為研究試圖跨越實踐者與研究者的界線,深入透過身體實踐才能進入的未曾感知之境,然而「什麼樣的實踐不僅是創作更伴隨著知識的生產?」透過甚麼研究方法能將「未知」的經驗與他人共享?
藝術類博士在今天首先解開論文書寫作為畢業唯一門檻的束縛,同時意味著必須承擔起對知識生產的重新思考。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問 :「什麼樣的研究必須以創作作為方法論?」這就不僅是關於藝術的問題,而是關於創造性為何的本質探問,因為所有領域的研究無非都是為了邁向未知之境。
本系列演講邀請不同國家與領域的學者,以創造性的形式分享他們親身涉入的未知之境,不僅為閱聽眾進行概念釐清,更是經驗地共同分享與構建知識,敬邀各位共襄盛舉。
講座列表:
時間 | 地點 | 講題 | 講者 | |
1 |
10月4日(五) 13:30-16:30 |
基進講堂 | 美術館的未來—形象風險管理與跨域策劃 | 林平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
2 |
10月7日(一) 15:30-18:30 |
基進講堂 | Creative Resources from ‘Local Ontologies’ for Practice-based Research | Made Mentle Hood(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
3 |
10月18日(五) 13:30-16:30 |
基進講堂 | 身體是藝術的原點 | 陳偉誠(本校戲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4 |
11月4日(一) 13:30-16:30 |
學生活動中心B401 | Body/Soma/Self-Embodiment and Somatic Arts Research | Thomas Kampe(Professor for Movement Studies, Bath Spa University) |
5 |
12月13日(五) 13:30-16:30 |
基進講堂 | 批判的臨床:穿越創傷地景的人文知識 |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6 |
12月20日(五) 13:30-16:30 |
基進講堂 | 北藝大研思論壇 |